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定实验,①~④依次是( )
待检物质 |
蛋白质 |
脂肪 |
① |
酒精 |
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② |
斐林试剂 |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
颜色反应 |
③ |
红色 |
砖红色 |
④ |
A.葡萄糖、苏丹Ⅲ、紫色、灰绿色
B.蔗糖、苏丹Ⅳ、紫色、灰绿色
C.还原糖、苏丹Ⅳ、蓝紫色、黄绿色
D.麦芽糖、苏丹Ⅳ、紫色、灰绿色
如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
右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A.都是由左向右 | B.都是由右向左 |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一部分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在两者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突触来进行 |
B.在兴奋从甲细胞传递给乙细胞的过程中,甲细胞的线粒体活动较明显 |
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
D.图乙中①和③是兴奋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