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把解离后的根尖直接放到龙胆紫染液中染色
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放入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中染色
D.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III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
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
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 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增长速率 |
0.66 |
1.54 |
2.81 |
3.67 |
2.94 |
1.65 |
0.03 |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 |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
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 |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
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