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回答小题。

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 |
| B.都有较广的草原景观,a、b两地气候均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
| C.都有大量煤炭、石油和金属矿的生产和出口 |
| D.都有大牧场放牧业和大量粮食出口 |
甲国的a城市和乙国的b城市 ( )
| A.都为地中海气候 |
| B.雨季出现时间不同 |
| C.沿岸洋流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 D.分别是港口及矿业城市 |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 A.资源的数量 | B.人均消费水平 |
| C.区域开放程度 | D.科技发展水平 |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⑥ |
近期,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土壤铜含量
|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
|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 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 |
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此次考察将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读下图,回答
在本次科考过程中,“雪龙”号破冰船在成功救援被困南极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后,于2014年1月3日被厚冰困住。五天后最终冲破坚冰,成功突围。下列地理要素中,对当时突围起重要作用的是
| A.东风 | B.西风 | C.洋流 | D.气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