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以下题。

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 A.节约土地资源 | B.原料有可再生性 |
| C.减少原料运输量 |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
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 A.西北高东南低 | B.东高西低 |
| C.中间高四周低 | D.南高北低 |
如图为某地区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 A.山顶昼雨少 | B.河谷盆地夜雨多 |
|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产生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 A.热力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大气温度 |
如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问题:
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
| A.280千米 | B.550千米 | C.760千米 | D.1 100千米 |
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低温干燥 | B.晴朗干燥 | C.高温多雨 | D.温和多雨 |
如图为“某区域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问题。

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变化有关,下列四个地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 A.(40°N,130°E) | B.(40°N,140°E) |
| C.(30°N,120°E) | D.(30°N,130°E) |
该时间段,M点( )
①由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如图是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与图示较吻合的季节是( )
| A.冬季 | B.春季 | C.夏季 | D.秋季 |
图中P点数值及原因分别是( )
| A.大于-4℃ 地处中纬 | B.小于-4℃ 深居内陆 |
| C.大于-4℃ 地势低平 | D.小于-4℃ 西风影响 |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如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问题。
图中曲线中( )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
|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
|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 A.云量厚度 | B.地势高低 |
| C.太阳高度 | D.植被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