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t=0时,乙电荷向甲运动,速度为6 m/s,甲的速度为0。之后,它们仅在相互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
A.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同 |
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
C.0~t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相互静电力一直增大 |
D.t1~t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
如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绳中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A的大小一定小于G B.FA与FB大小相等
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 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首先推导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
B.牛顿用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G |
C.库仑发现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
用细线将一块玻璃片水平地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并使玻璃片贴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然后用手缓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在使玻璓片脱离水面的一瞬间,关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玻璃片的重力 |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支持力 |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浮力 |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分子力 |
如图,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4cm,波速为2m/s,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0.8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谷位置时,质点B在x轴上方与x轴相距2cm的位置,则()
A.此波的波长可能为0.6m
B.此波的周期可能为1.2s
C.从此时刻起经过0.7s,B点可能在波峰位置
D.从此时刻起经过0.7s,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V,内电阻r=0.5Ω,电阻R1=2Ω,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I变小,U1变小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