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酶必需在某些特定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下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可能促进该酶的活性 |
B.35分钟后试管Ⅱ中反应物已被消耗殆尽 |
C.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 |
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功能上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B.胰蛋白酶处理卵裂球获得的单细胞可直接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各种受体的子宫中继续发育 |
C.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 |
D.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和胎盘是在囊胚期 |
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A.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 |
B.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幼体 |
C.受精卵→桑椹胚→原肠胚→幼体 |
D.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幼体 |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成功率小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
B.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器官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饲养层细胞 |
C.人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具有二倍体核型,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
D.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
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注:表中Y为C或T,R为A或G)。据表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中间 |
B.限制酶切割后都形成黏性末端 |
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 |
D.一种限制酶可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 |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扦插的柳条长成新个体②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