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pH为8)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
(2)四组实验中属于空白对照的是 号试管的实验。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比较3号与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对肠淀粉酶催化活性没有影响。
②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③比较1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促进作用。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和。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和;丁的基因型是。
(3)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哪几种?。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4)F2中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
(6)写出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
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
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用放射性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或物质有。(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核糖核酸 | B.脂肪 | C.ATP | D.核糖体 |
(2)若该装置不通气,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培养液中不缺Mg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填“左称”、“右移”或“不变”)。
(3)在曲线b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
。
(4)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点,b点,d点(填“上移”、“下移”、“左移”、“右移”或“不动”)。
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氢,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过氧化氢酶的存在可以将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请分析下列一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
加入物 |
条件 |
现象 |
A |
2mL H2O2+2滴FeCl3 |
30℃ |
放出少量气泡 |
B |
2mL H2O2+2滴肝脏研磨液 |
30℃ |
放出大量气泡 |
C |
2mL H2O![]() ![]() |
煮沸后冷却至30℃ |
无气泡 |
D |
2mL H2O2+2滴冷冻的肝脏研磨液 |
0℃ |
无气泡 |
E |
2mL H2O2+2滴人的新鲜唾液 |
30℃ |
无气泡 |
(1)实验B、E现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特点。
(2)实验B和C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B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Ⅰ)可能是其中的酶失去活性,(Ⅱ)可能
是过氧化氢已经被彻底分解,究竟是哪个原因,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向B试管中加入适量
的,观察有无气泡。如果有,则说明是原因为,如果无,则
说明是原因为。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 )。肺炎球菌细胞的结构与图1细胞相比,在细胞核方面应没有核仁、染色质及( ),在其细胞质中应只有
( )细胞器。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细胞的名称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
(3)若图1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 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4)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Ⅲ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
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和也不同。
(2)与图一中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3)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______ _______。图三中可在人体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填序号)
(4)图四中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过程。(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