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的现象和产物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没有气体生成 |
B.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是否有Br-生成 |
C.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
D.生成的气体可直接通入到溴水中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 |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2υ正(H2)=3υ逆(NH3) | B.υ正(N2)=υ逆(NH3) |
C.3υ正(N2)=υ正(H2) | D.υ正(N2)=3υ逆(H2) |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恒温、恒压时充入氨气 | B.恒温、恒容时充入氮气 |
C.恒温、恒容时充入氦气 | D.恒温、恒压时充入氦气 |
反应2A(g)+B(g) 2C(g) △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低温、低压 | B.低温、高压 |
C.高温、高压 | D.高温、低压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 CH4 ( g ) + 3/2O2 ( g ) = 2H2O ( l ) + CO ( g )△H
B C6H12O6 ( s ) + 6O2 ( g ) = 6CO2 (g) + 6H2O ( l )△H
C S ( s ) + 3/2O2 ( g ) = SO3 ( s )△H
D 2CO ( g ) + O2 ( g ) = 2CO2 ( g )△H
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
B.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
D.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