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①~⑥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类别 |
细胞质基质 |
线粒体 |
酵母菌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葡萄糖 |
- |
+ |
- |
+ |
+ |
+ |
丙酮酸 |
+ |
- |
+ |
- |
- |
- |
氧气 |
+ |
- |
+ |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②⑥
B.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③⑤
C.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D.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A→B的酶存在于。
(2)D是[H],那么C与F是否是同一种物质。(“是”或“否”)
(3)产生的G主要以形式散失,其余转移到中。
(4)中午时部分细胞的E来自,部分细胞的E来自。
(5)B可以参与植物的作用。
(6)相同质量的脂肪来代替图中的葡萄糖,那么需要E的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如:[1]细胞膜)
(1)A与B两者的区别在于B含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没有[ ]____________。
(2)生物膜系统不包括[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种细胞器。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_________。
(3)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有明显不同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该结构在植物细胞与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4)细胞内分布最广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具有双层膜结构但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____________,其上面含有细胞核与细胞质物质交流的[ ]______________。
(5)西红柿颜色较红,味道较甜是因为[ ]__________中含有大量的色素与糖类的原故。
如果B图为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4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
(1)图中E含有的基本元素有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主要为_______________,这时B是_____________,B有________种。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__,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____。
(4)图中H是________________ 。
(5)仅有E、F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6)由C构成,只能作为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而不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 000 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浴锅、酒精灯、冰块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编号分别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第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第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可知: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渗透作用,为了直观地表示渗透速率,通常把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 |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
B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X染液 |
线粒体 |
C |
菠菜叶 |
清水 |
叶绿体 |
D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A组实验的目的是,50%酒精的作用是
(2)B组实验的X染液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色。
(3)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4)D组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