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原子可能为第ⅤA族元素 |
B.Y原子为第ⅠA族元素 |
C.该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D.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N2F4 |
下列有关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静电作用 |
B.H和Cl形成的分子中存在的是极性共价键 |
C.氯化铵中没有金属元素,所以不是离子化合物 |
D.11号与9号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
已知aAn+,bB(n+1)+,cCn-,dD(n+1)-是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C>D>A>B |
B.原子序数:b>a>c>d |
C.离子半径:Cn ->D(n+1)->An+>B(n+1)+ |
D.单质还原性:A>B>C>D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N2的结构式:N≡N |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