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
至2008年底,浙江杭州市实现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趋于完善,劳动合同履行趋于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统一化、法制化,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全面建立。运用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 )
A.对农民工有利,对用人单位不利
B.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D.是促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唯一有效形式
10.浙江杭州市政府再三提醒农民工就业过程中要订立劳动合同,并到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签证。签证的目的是 ( )
A.保证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B.证明劳动合同是否真实和合法
C.使劳动合同成为国家的行政法规
D.使订立劳动合同按正常程序进行
2008年7月17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市召开了全省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大地震后的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据此回答7~8题。
7.从四川地区的农民工来说,能否实现就业根本在于 ( )
A.具有开放意识
B.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C.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D.培育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8.灾后,四川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安排两批共2727名灾区技工学校学生赴省外免费就读。农民工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 ( )
①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②保障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③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质量
④保障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据某网站调查,在劳动力市场能提供的岗位中,企业的需求占91.34%,而大学生普遍向往的事业和机关单位需求的岗位则只占O.31%和0.06%。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数字说明 ( )
A.就业是民生之本
B.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就业问题
C.企业是实现就业的主体
D.应扩大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就业岗位
6.上述材料说明,大学生要实现就业就要 ( )
A.树立竞争就业观
B.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C.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考察工作.胡锦涛指出:2009年就业形势严峻,将采取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据此回答3~4题。
3.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发展越快就业人数越少
B.经济发展越快就业率越高
C.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就业的增长
D.经济发展是改善就业的根本途径
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需要努力开发就业岗位,这就必须 ( )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企业兼并和破产
C.转变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观念
D.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这说明 ( )
A.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
B.就业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C.实现就业才能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D.就业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2008年,我国就业工作成绩显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
A.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B.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
C.劳动者转变了就业观念
D.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