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中国市场化推进的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对比”示意图。该图充分表明

A.七十年代中期市场经济开始发展 B.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十分显著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 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

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到1978年为止,我国社会总产值从557亿元增加到6846亿元,年均增长9%。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及独立的工业体系
B.工业化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C.我国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
D.没有苏联的经济援助就没有我国工业化的实现

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调整无疑借用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理念和措施,但这种借用在7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遗憾。从罗斯福新政到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的经验教训,使面对困境的政府与经济学者们不得不重新调整,以便找到更加合理的思路。“更加合理的思路”是指

A.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B.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政府积极发展人民资本主义 D.大力革新现代企业制度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即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运动)。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你认为这一观点

A.不可采信 B.符合史实 C.值得商榷 D.观点模糊

下面是“中国国内总生产结构”表。表格数据实质上反映了


1914—1918年平均
1933年
生产额
比重(%)
生产额
比重(%)
制造业(近代制造业)
8.5(1.3)
17.56(2.69)
11.77(4.54)
19.07(7.36)
农业
29.9
61.78
35.23
57.09
商业服务业
10.1
20.66
12.52
20.29


A.民族工业有所发展 B.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C.商业和服务业发展D.经济的近代化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