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签约双方是俄国和中国,这表明
| A.清朝已经取消了大清国号 |
| B.沙俄不承认清朝政府是合法政权 |
| C.清政府行使的是中国主权 |
| D.解决国际争端只能用国际公认的国号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
|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
|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
| 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
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
|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
|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
|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
下表为1890—1933城市人口(以百万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统计表,依据此表分析最准确的是
| 国家 |
1890 |
1900 |
1910 |
1920 |
19 33 |
| 英国 |
11.2 (29.9%) |
13.5 (32.8%) |
15.3 (34.9%) |
16.6 (37.3%) |
18.7 (39.2%) |
| 美国 |
9.6 (15.3%) |
14.2 (18.7%) |
20.3 (22.0%) |
27.4 (25.9) |
45.1 (32.8%) |
| 德国 |
5.6 (11.3%) |
8.7 (15.5%) |
12.9 (20.O%) |
15.3 (35.7%) |
20.7 (30.2%) |
| 俄国 |
4.3 (3.6%) |
6.6 (4.8%) |
10.2 (6.4%) |
4.0 (3.1%) |
36.5 (20.2%) |
A.1890—1933年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B.1910---1933年城市人口数量对比证明美国国力领先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导致1890—1917年俄国城市人口减少的因素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美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
|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
|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
|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 A.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
|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
|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