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 A.唐朝 | B.北宋 | C.明朝 | D.清朝 |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材料所蕴含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 A.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
| B.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
| C.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传统思想相结合 |
| D.儒家学说是其指导思想 |
洋务运动时期,恭亲王奕认为“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他所说的“久远之谋”指的是( )
| A.设立外务部开展近代外交 |
| B.引进西方轮船、枪炮制造技术 |
| C.从学习“西艺”到学习“西政” |
| D.建立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是( )
| A.洋务派对守旧派的抨击 |
| B.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
| C.革命派对保皇派的抨击 |
| D.动摇了“中体西用”的理论依据 |
号称“洋务第一流人才”的丁日昌曾主张:“西学除船械一切必须效法西洋外,其余人心、风俗、察吏、安民,仍当循我规模,加以实意。”由此可见( )
| A.洋务派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 |
| B.戊戌变法确实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
| C.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
| D.君主专制在当时仍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赞扬“不设君位”“不立王侯”的瑞士为“西土桃花源”,又在《皇朝经世文编》中说“今必本夫古”。由此可见( )
| A.魏源主张在中国建立西方议会民主制度 |
| B.受西方冲击,魏源的思想摇摆不定 |
| C.魏源羡慕西方议会民主制度,但对传统制度继续抱有信心 |
| D.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