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摘自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察举是推荐官员制度。……具体做法,……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因此,无论是郡国岁举的孝廉,还是诏令特举的贤良、文学,到朝廷之后,均须考试。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1年9月5日,赫鲁晓夫同美国记者兹贝格谈到:美国和苏联“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让他安静下来。”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苏联的外交策略。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据材料一 ,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8分)
材料二清代来华的西方人对科举制大为赞叹。1755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抨击科举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在上述两方面的表现
(2)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在反封建专制方面侧重点有何不同?辛亥革命为追求民主进步做出了哪些贡献?
(3)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共同任务是什么?分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议会一般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有些国家实行两院制。上院,即参议院,有的是贵族院、联邦院,各国上院产生的方式不同:英国上院议员在1999年改革前根本不经过选举,均由贵族担任,美国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代表组成,法国的参议院由省、市议会的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下院,又称众议院、平民院、国民议会等,通常由选举的代表组成。当代西方,联邦制国家一般都实行两院制。
材料三 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议会决定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美、德三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中英国的“议会万能”之说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有人认为美国的政体比英国的政体更先进。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