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是
| A.自由放任,自由竞争 |
| B.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调节 |
| C.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 D.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①④ |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
| B.抗日战争胜利主要是苏联出兵东北的结果 |
| C.抗日战争胜利主要是美国投放原子弹的结果 |
| D.抗日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之一 |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 1921~1935: |
| 193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近代史上陕西地区曾盛传这样一首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清帝溥仪年号)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这地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了()
| A.义和团朴素的爱国激情和盲目排外 |
| B.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中农民反封建的普遍愿望 |
| C.“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已深入人心 |
| D.武昌起义前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意志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