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共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十八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目前我国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国家应该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有哪些?
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我国从2011年3月14日开始出现抢盐苗头。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顿时流“盐”蜚语频传,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通过此次抢盐风潮,大家都知道中国并不缺盐。
据商务部的数据,我国盐的产能达到8000多万吨,食盐一年销量只有800多万吨,目前全国食盐储备非常充足,盐业公司一般都会有3个月的库存量,食盐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卫生部也强调,碘盐有利于防辐射并不科学,而且提醒大家碘盐食用过量有害身体健康,会引发一些身体疾病。政府警告民众不要扰乱社会秩序,理性购买食盐。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抢盐风潮的不合理性。(12分)
中美两国元首于2011年1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谈举世瞩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关系犹如风浪中前行的航船。21世纪以来,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只有求同存异,尊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尊重彼此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核心利益、尊重彼此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立场
,才能保证双边关系长期健康稳定。
发展中美关系应放眼未来。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唯有互利共赢的关系才是国与国之间“可持续”的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如何促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12分)
英国《卫报》于2011年3月6日在其网站刊登一项研究成果。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吉尔伯特近日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万能’流感疫苗,适用于预防所有已知流感病毒感染。”然而,在针对流感病毒的有效免疫反应中,除了T细胞免疫,中和性抗体对阻止病毒感染更加重要,它可以中和病毒,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这种只针对内部蛋白的疫苗,不能诱导中和性抗体产生。因此,此文作者也提出,新疫苗的效果仍然有待考证。
应该说,这项研究的确在通用流感疫苗领域做出了出色且重要的工作,但由于目前的科学条件和流感病毒的变异,如果就此说“万能”流感疫苗已经研制成功,为时尚早。吉尔伯特团队下一步将对通用流感疫苗展开多轮大范围临床试验,每轮最少需要数千名志愿者进行比对接种试验,而后由药物监管部门分析疫苗安全性,预计至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获准投产。但随着这一研究成果的出现,人们有信心相信终有一天会攻克流感这一医学难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
某县地处山区,县政府为增加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决定把发展烟叶生产作为一个突破口,决定在全县种植2万亩白肋烟,并把种植任务分到各乡镇。
甲乡地处二高山,适宜种烟,农民也愿意种烟,但县里为了照顾各乡镇,也只分配了平均的种植任务,这个乡镇的领导,根据农民的要求,适当增加了烟叶的种植面积,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乙乡地处低山的平地,土地中含水量很高,不适宜种植烟叶,但这个乡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种烟任务,强行规定农民必须种烟,有的农民不愿种烟,在水改旱的地里悄悄种上了玉米,当乡干部检查发现后,硬将玉米苗拔掉,命令农民重新种上烟苗,由于种烟时令已过,加之土地含水太多,烟苗长不高,产量很低。造成农民既无粮吃,又无经济收入的局面,农民怨声载道。
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甲、乙两乡的做法。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各地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活动的总和。A市某校高三(1)班同学商定以“蓝色的海洋,美好的未来”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海洋,亦是国土】
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到,我国拥有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在内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然而在我国公民海洋观念淡薄,缺乏海洋国土意识。对此同学们在校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63%的同学知道我国的领海也是国土的一部分,而对于这部分国土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的只有23%,甚至有10%的同学表示对此完全不了解。
(1)该班同学发帖认为: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势在必行。请你分别从文化生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海洋,共同开发】
某同学提出:海洋也是外交的战场。并提供了下列材料作为佐证:近年来,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对我国部分领海提出了领土要求,对此,我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如对日本所提出的所谓“冲之鸟礁”划界案、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出的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实质性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等。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合理性?
【海洋,“蓝色引擎”】
目前,“海洋经济”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A市位于我国东部黄海沿岸,海岸线总长582公里,海域面积18897平方公里;拥有多个海港,与上海港、基隆港、日本长崎港、韩国釜山港的距离均在650海里以内;海洋鱼类资源丰富,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储油沉积盆地;另外,该市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原因,该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瓶颈状态。
(3)该班同学在学校网络论坛上发布了“我为家乡海洋经济发展提建议”的网贴。若你参与,请回帖说明你的经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