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用更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⑤人病则忧惧,忧惧愚昧见鬼出⑥按图索骥
| A.①④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⑥ | D.②③④⑤ |
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 A.人们对梅花的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不同的 |
| B.对梅花的认识,会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
| C.由于面对不同的事物,不可能得出相同的认识 |
| D.审美情趣和吟咏时心绪的差别,使梅花具有不同的品格 |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连续七次发射成功,这体现的认识论的道理()
| A.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
| B.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 C.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 |
|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梁,而不用汽车;《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车,这是因()
| A.小说中的描述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能联想到现代的事物 |
| C.意识的反映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
| D.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 A.客观唯心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辩证唯物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