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填空。
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月:““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上文提及的“柳七”和“柳郎中” 都是指宋代著名诗人,“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其词作《 》。
安一帆同学在全国新课程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所在的学校召开了表彰大会以示鼓励。会上主持人与他有一番交流,请你补全相关空缺的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
主持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一帆:谢谢你的祝贺。
主持人:你的成功让大家备受鼓舞。请你谈谈,你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安一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其实,你自身的天赋与勤奋也很重要。同学们也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安一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安一帆同学说得真好!作文的素材来源于书本,更来源于生活,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谢谢你的介绍,也祝愿你在今后取得更多佳绩!
安一帆: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
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沙发漫游”下定义。(不超过30字)
近年来,“沙发漫游”(Couch Surfing)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经济拮据的青年人的青睐。沙发漫游者会加入专门的网站,并尽可能多地提供他们的个人信息,从而在那些愿意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的会员家里打地铺或者睡沙发,或跟他们换房旅游。这类网站通常会通过安全认证程序,比如核实姓名和地址,推荐和担保某位会员为可靠房主或房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如微博、微信、微小说,以及最近广受欢迎的微电影、微旅行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让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
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博,以“短、灵、快”为特点,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自己某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请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和新闻漫画,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条微博。
[武汉晚报报道] 眼下正是初三学生备战体育中考冲刺期,不少学校在加强训练之余,也做足了“安全功课”。就连跑个步,跳个绳,也要学生和家长签个“安全责任书”。
跑步也要签安全责任书?
(选自2013年3月22日《中国教育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有“梳理探究”专题《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要求我们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所承载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参照示例,完成下面的题目,注意:点评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不要求与示例句式一致。
【示例】 成语与教育
例如:因材施教、青出于蓝、循序渐进、言传身教
点评:每一个成语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精神财富。
【题目】 成语与爱情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