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1年9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政府声明中说:“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他还曾说:“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却是和解的前提。”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表示,“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对于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论述》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三不主义”),而且不断制造事端,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日本每年都要在广岛举行和平大会……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指出:“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最后只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受了日本有限的赔偿……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于是就有人叫嚣说:承认侵略并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
——摘编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对待法西斯罪行的态度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
阅读下列材料: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重点开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1993年到1999年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占总投资的45%。1995年到2000年,美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0%,传统的住房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降为14%和4%。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与信息产业直接有关的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80%。
据材料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性质是什么?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对超过国家规定的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2: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请回答:
(1)依照材料1归纳罗斯福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据材料2,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大危机对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时期,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我们应当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来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2:(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3:(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
(2)材料2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
请回答: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