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了如下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利用如下右图所示的计数室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
(1)无菌空气出口设计成长而弯曲胶管的目的是 。
(2)在其他培养条件均处于最适状态的情况下,若关闭培养液出入口流速控制阀,则装置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为 型曲线。
(3)在对取出的样液用无菌水进行稀释时,为什么不考虑酵母菌细胞会膨胀破裂?
(4)图示计数室为边长为1mm的正方形,刻度为25中格×16小格,装入液体后,液体高度为0.1mm,则应计数哪五个中格中的酵母菌? 。为清楚观察到计数室网格,显微镜下的视野亮度应调 。计数时应调节显微镜的 以便观察到不同深度的酵母菌菌体。
(5)如果经过计数与计算,求得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个,且已知稀释倍数为B,则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 个。
(6)为了检测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了酒精,常用的试剂是 。
(7)针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水蕴草是多年生草本沉水植物。图乙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甲乙丙
(1)图乙中光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 ]____,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_____。
(2)如图甲,若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量将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水蕴草的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__。
(4)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5)将水蕴草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在35 ℃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CO2消耗速率是________mg/h。
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⑴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④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⑵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____。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12分)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为106kJ。请据图回答:
(1)从上图看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6kJ,植食性动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所需的能量为106kJ,植食性动物对植物的、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则为生态系统
(3)如果该水域发生重金属污染,则上图生物中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4)图3中,a、b、c三者之间构成的食物链(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
(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标记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尾,此方法为 ,适用于 的动物。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5年的调查,所得的数据见下表,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豚草与灰绿藜的关系最可能是 。
(3)小组成员发现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 ,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是栖息空间和 。
(4)发现由于合理保护,此地区中的物种组成不断增多,群落结构越来越 ;这种演替的类型是 。
(8分)下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细胞①为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2)靶细胞裂解后,要进一步清除抗原往往需要与免疫相结合。
(3)右图细胞为,它直接是由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该细胞产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合成场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