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基因分离规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侧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3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A.个体 | B.种群 | C.群落 | D.生态系统 |
人体内虽然有原癌基因,但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
A 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B 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
C 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 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将两个相似枝条(甲、乙、丙三叶片相似)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
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
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照光一段时间后,
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
A.仅在甲中 | B.仅在甲和乙中 | C.仅在甲和丙中 | D.在甲、乙和丙中 |
某同学在夏季天气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4个时间从同一棵绿
色植物各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叶子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4个圆片放入酒
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哪片叶的圆片
A.清晨的叶 | B.傍晚的叶 | C.深夜的叶 | D.正午的叶 |
DNA的氢键的破坏与重新形成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 B.前期 | C.中期 | D.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