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物种A与物种B具有捕食关系,纵坐标表示生物量,横坐标表示时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减少 |
B.②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增加 |
C.③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减少而导致B的增加 |
D.④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B的减少而导致A的减少 |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 |
B.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D.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 |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
D.鱼类与按蚊幼虫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
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
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
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
D.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