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
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力发电 | B.水作冷却剂 |
C.水制冰块 | D.电解水获得氢气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Na2SO4、NaCl、BaCl2 | B.H2SO4、NaCl、KNO3 |
C.CuSO4、KCl、HCl | D.HCl、NaOH、NaCl |
对比实验是化学中常用的实验手段。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C.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 |
D.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 |
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 会使人皮肤肿痛。有关蚁酸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
B.蚁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C.1个蚁酸分子中含有1个氢分子 |
D.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