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C.C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
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高锰酸钾、空气、稀有气体 | B.金刚石、加碘盐、液氧 |
C.干冰、矿泉水、水银 | D.石灰石、煤、生铁 |
下列叙述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 |
C.铜棒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 D.米粒咀嚼后变甜 |
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序号 |
甲 |
乙 |
A |
镁条 |
稀硫酸 |
B |
硫酸铁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C |
硝酸钡溶液 |
硫酸钠溶液 |
D |
生锈的铁钉 |
稀硫酸 |
ToC时,将某硝酸钾溶液蒸发,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并冷却到原温度,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2克,第三次蒸发掉10克水并冷却到原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应为()
A.等于2克 | B.大于或等于2克 |
C.不等于2克 | D.小于或等于2克 |
将某浓度的稀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面符合这一实验事实的图像是(m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