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问题。

(1)A图最冷月的平均气温      (大于或小于)0℃,该气候类型分布在       (热带、温带或寒带),该图反映的气温与降水的关系是下列哪项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B地的气候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集中分布在                   
(3)C地的气候属于           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        ,冬无严寒,一年内降水均匀。
(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D地地处       半球,其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世界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③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
(2)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C判断,东莞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_____,该温度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到三熟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_____山脉,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它们上游水文特征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个水利枢纽中,表示三峡水利枢纽的是_________。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不包括______。(填数码)
①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干支流水电站众多,阻碍洪水下泄
③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④中游泥沙淤积及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4)上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__。结合下图,你认为C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①地被称为“塞上江南”,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下边两幅图中能够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A.黄河的汛期比长江的汛期长
B.长江的径流量比黄河大的多
C.两条河流都有结冰期
D.黄河含沙量比长江大

读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东莞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级阶梯上。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____高原;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气候最湿润的___________盆地。
(3)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山脉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4)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所在的海域是_______海。我国的内海是________海和琼州海峡。
(5)图中山脉G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G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该分界线的一项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

年份{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人口(亿)
5.9
7.1
10.3
11. 34
12.66
13.39


材料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2000年至 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_亿。与1990年至2000 年的10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_________(上升或下降),这说明我国实行的人口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已见成效。
(2)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
_______多_______少。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赤道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极地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亚欧大陆内部有一高原山地气候区,此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四图中,能够反映丙地气候特征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