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②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
| 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 C.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
| D.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
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 B.礼乐与法制并举 |
| C.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 D.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A.①③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战国时期,主张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 B.荀子 | C.韩非 | D.庄子 |
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A.知之为知之 | B.有教无类 | C.学而不思则罔 | D.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