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7日,罗斯福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说:“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年6月5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 |
B.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C.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 |
D.刺激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 |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 B.墨家“兼爱”思想 |
C.儒家“礼治”思想 | D.墨家“非攻”思想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 B.荀子、孟子 |
C.商鞅、孟子 | D.韩非子、董仲舒 |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
D.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
下图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的人物的思想精华的是
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