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员们从树鼩这种动物入手,构建了高质量的树鼩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数据库。他们结合先进的纯化技术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手段,发现肝脏胆酸转运蛋白(NTCP)会与乙肝病毒表面包膜大蛋白的关键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即乙肝病毒与肝脏细胞膜上的NTCP结合,进而感染肝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按生态系统成分来分,属于 , (能/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进行培养,乙肝病毒能在肝细胞内繁殖,主要原因是 。请写出乙肝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
(2)请举出一个病毒应用的例子。 。
(3)病毒感染细胞一般是先要病毒与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然后进入细胞内。乙肝病毒首次入侵机体,体内的 等细胞可特异性识别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诱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的作用是 。
(4)NTCP平时在肝脏起的基本作用是转运胆酸和钠离子。胆酸和钠离子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 。研究员们将NTCP导入以前不能感染乙肝病毒的细胞中,使这些细胞能被乙肝病毒感染,这个事实证明了 。
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
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1)在图甲表示的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是A-F中的_______________,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
(3)如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请将碳循环示意图中相应的字母填在乙图中对应的营养级中。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下图A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过程,图B是图A中⑤结构的部分放大。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结构是_______________,图A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
(2)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
(3)构成⑤结构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
(4)静息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下右图是一个家族中某些遗传病的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病为白化病,则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3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则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若Ⅱ4既患色盲又患白化病,则Ⅰ1与Ⅰ2再生一个色盲又患白化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
(6分)下右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结构A是,结构B是。
(2)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
(3)若供给14CO2,B中放射性最终出现在图中的_______物质中。
(4)结构A释放的氧气来自_______________。
(5)将植物培养在各种条件都很适宜的情况下,突然撤去光照,图中C3的含量将会突然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