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B. |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D. |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0,△S<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
B.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也可表示分子的个数 |
C.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表明聚集状态 |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
已知:⑴H2(g)+1/2 O2(g)=H2O(g);△H =" a" kJ·mol-1Ⅴ
⑵ 2H2(g)+O2(g)=H2O(g);△H ="" b kJ·mol-1
⑶H2(g)+1/2 O2(g)=H2O(l);△H ="" ckJ·mol-1
⑷2H2(g)+ O2(g)=H2O(l);△H =" d" kJ·mol-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c <0 | B.b >d >0 |
C.2a=b <0 | D.2c=d >0 |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 O2(g)= 2H2O(l);△H = -571.6kJ·mol-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 |
B.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 |
C.2 个H2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kJ的热 |
D.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
H2(g)+ 1/2O2(g)= H2O(l);△H = -285.8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
A.分子个数 | B.原子个数 |
C.物质的质量 | D.物质的量 |
已知A(g)+B(g)=C(g);△H1,D(g)+B(g)=E(g);△H2,且△H1<△H2,若A和D的混合气体1mol 完全与B反应,反应热为△H3,则A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