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 B. |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 D. |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0,△S<0 |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
①污染水体 ②破坏臭氧层 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 ④破坏植被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都能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 A.HCl和CO2 | B.NH3 和CH4 | C.SO2 和CO | D.NO2 和NO |
下列对浓H2 SO4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H2SO4 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H2 SO4 |
| B.浓H2 SO4 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
| C.浓H2 SO4 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 |
| D.浓H2 SO4 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H2 SO3 时,浓H2 SO4 表现出强氧化性 |
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 ,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 |
B.![]() |
C.![]() |
D.![]() |
某温度下将Cl2 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KCl、KClo、KClO3 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 和
两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则Cl2 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3 | B.4∶3 | C.10∶3 | D.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