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9月,南水北调中期一线全面建成通水。建立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改变中国南涝北旱的状况,促进南北经济、促进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说明(  )
①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宏观调控
③政府发挥政治职能,促进协调发展
④根据社会客观实际,利用改变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依据在于(  )

A.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D.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有首感人的诗歌写到:“……玉树不会倒下/因为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玉树不会倒下/因为有中华民族无边的大爱”。下列成语中最能体现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是(  )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B.一衣带水,睦邻友好
C.勤能补拙,勇冠三军 D.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瞭乱。“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文字②史学典籍③邮票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