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1)
张先
巴子(2)城头青草暮,巴山(3)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堂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zhá)(4)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注解:(1)和程公辟赠别:这是张先赠答友人程公辟的一首送别诗,张先与程公辟都是江南人,在四川做官。(2)巴子:巴县,今属重庆市。(3)巴山:泛指巴地一带的山。(4)吴门清霅:吴门,苏州的别称;清霅,霅溪,浙江吴兴的别称。吴门和清霅分别为友人与词人的家乡。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请赏析“燕子占巢花脱树”一句的妙处。
有人说这首离别词情意真挚但不悲切,请结合整首词句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5分)
结合尾联,简要赏祈“嫌”字的妙处。(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题目。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颔联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妙在“若即若离”,请从表达技巧方面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②新安江,发源于徽州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
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①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简析颔联中“犹”“自”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一落索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