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
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得分: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三联写人世悲欢,真切感人。读到此处,你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哪两个字传达了作者此时的情怀?
古代诗歌阅读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①,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观潮:观看钱塘江的怒潮。每年秋天八月,钱塘江的海潮奔腾汹涌,极为壮观。上片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江潮的壮观景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弄潮儿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
(二)阅读《静女》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女
《诗经 ·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翻译诗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诗中写到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小伙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反映了小伙子什么心理?
(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氓
《诗经·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涉江(节选)
屈 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旦余济乎江湘
A.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 | B.在乎山水之间。 |
C.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 B.粪土当年万户侯 |
C.驾青虬兮骖白螭 | D.吾从而师之 |
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比”的手法。 |
B.本段交代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现实。 |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怀王的昏庸。 |
D.“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被奇服,驾青虬,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