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正在开发一项使用镍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新技术。实验室模拟该过程的反应如下:CO2(g)+4H2(g)CH4(g)+2H2O(g),向一个固定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下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 0.2 mol•L-1,H2 0.8 mol·L-1,CH4 0.8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υ(H2)=0.16mol•L-1•min-1 |
B.容器体积扩大为4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向体系中再充入1molH2,CO2的转化率增大 |
D.此条件下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25 |
原电池中,正极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 B.电子流出的电极 |
C.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 D.与负极相比较,金属性较活泼的一极 |
A 和 B 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B 和 C 是同主族的相邻元素,且A、B、C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9,则A、B、C三种元素分别是()
A.N、 F、 Cl B.F、 O 、S C.S、 Cl 、O D.S 、O 、F
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称为不定全周期,若将来发现的元素把第7周期全排满,则下列推论错误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该周期的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 |
B.该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为118 |
C.该周期的ⅦA族元素是金属元素 |
D.该周期的ⅢA族的元素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 |
化学反应A(g)+3B(g) 2C(g)+2D(g),下列四个选项是不同情况下测得的该反应以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20 mol/(L·min) B.υ(B)=0.10 mol/(L·s)
C.υ(C)=0.40 mol/(L·min) D.υ(D)=0.35 mol/(L·min)
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硫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稀硫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