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 |
B.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 |
C.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T(c) |
D.d 点:v(正)>v(逆) |
室温下,下列各组粒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0的溶液中:![]() |
B.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的溶液中:![]() |
C.加人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 |
D.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与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 溶液中含有
C. 1mol HClO中含有NA个 H—Cl键
D.常温常压下,16gO2气体中所含质子数为8Na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 |
B.CuSO4溶液中加入ZnS固体,溶液蓝色变浅,说明CuS比ZnS更难溶 |
C.中和滴定实验中,发现所测浓度偏低,可能由于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事先未用待测液润洗 |
D.将铜片放人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磷(P)基态原子最外层轨道表示式:![]() |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
C.葡萄糖的实验式:![]() |
D.氰基细电子式:![]() |
2011年7月16日14时25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引发大火,所幸的是无人员伤亡。下列有关此次事故描述错误的是
A.—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常用聚乙烯的产量来衡量 |
B.本次大火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可能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应该环保监测 |
C.事故处理中的消防水全部排入应急池中,避免了对周边海域的污染 |
D.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减压蒸馏装置主要是生产轻质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