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杨海林
①厚厚的窗帘严严地拉着,透不出一丝光。
②落了一地的雪,猫在警车里的警察小王摇下车窗朝这边望了望,他不确定屋子里是否真的有人。“放心吧。”警察老王笑了一下,嘴里浓郁的烟味立刻在这寒冷的驾驶室里弥漫开来。警察老王说:“那个毒贩子就在屋里呢,今晚他是不会出来的了。”
③小王不喜欢这个老王,觉得他有点痞,抽烟、喝酒,有时候还喜欢跟辖区的女人眉来眼去。要不是他办案真有点本事,小王早就不愿意跟他做搭档了。
④太困,小王摇下了车窗,一股冷冷的空气迅速漫进来。老王也在这冷冷的空气中闻到了自己身上散发出的烟草味,喉咙觉出了甘甜,牙齿间也变得黏滑起来。他把中指放到鼻子底下闻闻,因为经常夹烟,那里现在变得暖烘烘的。老王本能地在这股烟草味下眩晕了一阵,便摸出口袋里的烟盒,想抽根烟提提神。小王瞥了他一眼,冷冷地摇上了车窗。老王也冷了脸,悄悄地把烟盒又放回到口袋里。“放心吧,这小子跑不了。”老王讪讪地说了一句,闭上眼睛开始打盹。
⑤小王可不敢睡,屋里的毒贩不是什么大毒枭,真正的缉毒警察都看不上眼,可是在他们这个辖区能发生这样一个案子,那他这个负责办案的小警察便绝对有值得炫耀的资本了。小王不知道老王是怎么知道这个毒贩今天晚上不会跑的,老王也没说。老王还有几天就退休了,他不想告诉小王他从那黑乎乎的窗帘上看出了一丝丝暖意。
⑥老王打起了呼噜。小王扭过头看,看到了那件棉袄,那是在来的时候老王特意跟辖区里一个卖衣服的女人磨唧了半天,最后带回了一件棉袄。老王没给钱,但小王心理估计,买这件棉袄的钱最后会从办案经费里扣除,也许还会多扣点,老王替这个女人做成了一笔生意,难怪这个女人愿意和他黏乎呢。
⑦老王知道小王不会睡,那呼噜打得就有些邪乎,惊天动地的,小王怕惊动了屋里的毒贩子,赶紧又把车窗摇死。仍然冷,小王想起了那件棉袄,他从后座上抱过棉袄,把手伸进棉袄里絮的羊毛里,瞬时就被温暖了。小王看看老王,把棉袄盖在他的身上。
⑧老王侧了个身醒了,为什么动我的东西?塑料袋哗哗一阵响,那棉袄被老王又装了进去,重新塞到车后座里。
⑨老王出去撒了泡尿,当雪地上被他尿出一个细小的黑洞时,老王觉得后脑壳一凉。老王也没反抗就像一个闷口袋一样无声无息地倒在雪地里。毒贩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却不像老王想的那样弱智,他今天冒死回来和妻子团聚,并没有完全沉浸在家的温暖中。这么多年的贩毒经历已经使他对任何一种环境都充满警惕,就在老王安心地呼呼大睡时,他已经从妻子温暖的被窝中钻出来,在警车的不远处阴险地打量着。
⑩对付一个小王不是什么问题,毒贩像老王一样大大咧咧地拉开车门钻进去。小王仍然盯着大雪中的那间小屋,他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老王”带进来的寒气有一点淡淡血腥味……小王还没弄明白自己是怎么被毒贩绑到方向盘上时,毒贩已经开始搜寻驾驶室的每一个角落了。
11棉袄。棉袄?
12毒贩有些狐疑:“这大冷的天,你们为什么不穿上它暖和暖和?刚才下去撒尿的那个警察要不是被冻得不利索了,我也不会这么容易就得了手。”小王不吱声,他和毒贩一样不明白老王为什么要买这件棉袄。
13难道……是给我预备的?毒贩哆嗦着,他穿着厚皮夹克的身体忽然觉得特别地需要那件棉袄。
14制伏毒贩出奇地顺利,甚至小王把他带进警察局的时候这家伙都一直在迷糊:那个老王,他在抓我之前就想着给我准备一件棉袄?
15那一年,小城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
16以后的几年,厚厚的窗帘总留着那么一条缝隙,透出一丝光,透出一丝温暖。
(选自《小说选刊》2014年第11期,有删改)你认为下列标题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为什么?
标题一:一件棉袄 标题二:两个警察
理解文章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老王讪讪地说了一句,闭上眼睛开始打盹。
(2)他不想告诉小王他从那黑乎乎的窗帘上看出了一丝丝暖意。
如何理解第11段中连续出现两次的“棉袄”?
文章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
毒贩被带进监狱一个月后就是羊年的新年,他已不再迷糊,早已弄懂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新年他在狱中想写一封信,在阅读文本之后,你认为这封信该写给谁,又写些什么内容呢?请你以第一人称来替他写一封短信。(不要求书信的书写格式,不超过100字)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①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今天,我们不妨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
②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乌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③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⑤汉字书法讲究构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⑥汉字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使指挥毫着墨,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⑦汉字书法讲究笔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毫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柳等书体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日: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⑧诚然,基于拼音字母的横写文字也有其优点:见字发音方便学习,字母易于输入电脑,以及与数学公式兼容等。但就美感而言,汉字堪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反观西方,有谁见过用拼音字母写的匾额楹联条幅扇面?
⑨汉字之美,美在多维!
1. |
汉字书法怎样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
2. |
第⑦段画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
3. |
联系上文,请你说说字母文字与汉字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
4. |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的要求。请为大家推荐一位你所熟知的古代书法名家,并谈谈其书法特色。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 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
“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一颗女人心。
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孩子,心还非常嫩。
“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十分,怎么样?” 1
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的“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他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了村上第一个大学生。
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故事。
请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小男孩怎样的心理。
(1)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
(2)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竞一下子热泪盈眶。请概括秦老师这一人物形象。
对上文中小男孩母亲的“竹鞭教育”,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阮殿文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群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色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缝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茸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概括。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接着写:;
然后写:与申年人的对话;最后写:。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科学不怕挑战
沈致远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不一样的幸福
杨晨
①到浦东机场接朋友,从悉尼到上海,不知什么原因,飞机误了点,于是,大厅里聚了好些等侯的人。
②他很有些特别,因了手里的那束火红的玫瑰。这一团玫瑰红得扎眼,张扬得旁人都免不了生出好些个羡慕来。我猜,他是来接女朋友的。他捧着花,安静地坐着,和周围渐渐地就形成了反差。等待的人,或多或少总有些烦躁,或大声地对着手机嚷嚷;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讨论,穿插着好多的抱怨;也有带着孩子来接人的,小孩子就满大厅瞎跑,又制造出各种嘈杂的声音。我也等得很有些无聊,于是,更加地羡慕起他来:等待自己爱的人,过程也可以这般恣意。我猜,他一定很爱他的女朋友。
③我在他的旁边坐下,我觉得他的安静可以感染我,让我不断烦躁的心宁静下来。他看了我一眼,然后微笑,他的笑容很好看。
④他耐心地等着,手机不时地响起,“今天下午的会议先取消,我还在机场,晚点了,我赶不回来。”“对不起,杨总,今晚不行,今晚我已经有安排了。”“这个合同有些地方还需修改,明天我回公司来处理。”“这件事让陈助理先处理,等我回公司再说。”我猜,他一定是个不小的领导,而且很忙。这样一个大忙人现在在等待一架晚点的飞机,其实,接人,他完全可以安排下属的。
⑤终于,终于,广播里有了那架飞机的消息,已经安全降落了,乘客们开始办手续了,我们可以去通道那里候着了。通道口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人,想要看清里面出来的人得踮起脚尖。他站在那里,高高地举着那束玫瑰,比任何牌子都醒目。
⑥陆陆续续,人开始走出来了。我一边找着朋友,一边“找”着他的女朋友,一定非常非常的漂亮。
⑦朋友很快就出来了,看到我,一阵寒暄。我却忍不住地分神,看他,依然举着玫瑰,依然安静地等待。
⑧然后,他笑了,大步地往前走。通道里,一对老公公和老太太相扶着走向他。他把玫瑰塞在老太太的手里:“妈,我怕你们看不清,特地选了最红的一束。”“儿子,等很久了吧。”“没事,接到你们就好了。”“澳大利亚真漂亮……”“下次,再给你们报个欧洲团……”他一手推着行李车,一手搂着母亲,另一边站着父亲,一家三口向停车场走去。那束玫瑰花像火一样照耀在他母亲的胸前。
⑨原来,我的猜测是错误的。错误的更好,错误的更显出了意想不到的幸福,怪不得,这束玫瑰如此鲜活。
(选自《新读写》2008第2期)第②段中说“他很有些特别,因了手里的那束火红的玫瑰”,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在那里?
第④段写“他”的手机不时响起这一细节有何用意?
赏析第8段的句子:那束玫瑰花像火一样照耀在他的母亲胸前。
读完全文,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尽孝其实很简单,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杯浓浓的香茶……都能让父母为之感动。也请你讲述一个你对父母关爱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