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

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C.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京和广州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

A.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 B.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
C.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 D.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

读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回答各题。

导致图中①、②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

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A.纬度低 B.冬半年受海洋气流控制
C.海拔低 D.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

关于图中①、③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①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③地 D.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

下图是沿106、5°E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判断各题。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处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6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10℃ B.20℃ C.30℃ D.40℃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各题。

E点的海拔可能为()

A.142米 B.192米 C.98米 D.298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B.观察者在C处可直接观察到D处
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