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目前中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关于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 | B.逐渐降低 |
C.先升高,后降低 | D.先降低,后升高 |
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 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② 海水淡化 ③ 跨流域从他国调水 ④ 改进灌溉技术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A.马六甲海峡冬季 | B.霍尔木兹海峡冬季 |
C.马六甲海峡夏季 | D.霍尔木兹海峡夏季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约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州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2)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和甲国图示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L1河和L2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图5中有三个经纬线交点,其中海拔最低点的地理坐标为。
(2)据统计分析,“距平指数”超过20或低于-20,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雪灾或旱灾。1996年—2006年期间,出现雪灾的时间有:(年份)。
(3)并简述L1河段流域多冬季雪灾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三】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填选项),其成因是作用。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旱情多发季节是;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
读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二】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为拍摄日期)
图2
【材料三】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本区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1)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技术获取的,入海口处陆地影像图颜色深浅不一,这表明。
(2)从三张影像图中看出,从1984年至200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分析造成其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3)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势条件是,劣势条件是。
(4)本区的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5)简述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条件。
【地理——环境保护】
材料一中国两个湿地的分布区图
材料二 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 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1)比较图中A和B沼泽成因的差异。
(2)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请为三江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