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为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九年级(3)班同学决定创建以《三次科技革命》为主题的网站,请你参加。
(1)小丽为网站选择了三幅图片,请你以图三为例完成图一、二的内容。
(2)网站主要由栏目和内容两部分组成,剩余部分请你写在相应的序号处。
(3)你对科学技术有何认识?请把它写在网页留言中与大家一起分享。

 

图一            时代

图二              时代

图三 信息时代
栏目
 ①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内   容
哈格里夫斯与
珍妮纺纱机
④ 与电灯
计算机技术与“深蓝”
② 与蒸汽机
卡尔·本茨与 ⑤
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
史蒂芬孙与  ③
⑥ 与飞机
克隆技术与“多利”
网页留言: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局面。(6分)
(2)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3)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隋朝君主。(1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4)结合本主题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唐朝时期的什么制度有关?(2分)这一制度中常设的科目有哪些?(2分)从材料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由此可看出其民族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3)列举三个表现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具体史实。(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荣的原因。(3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1)上述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中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请说出该钱币当时的名称。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货币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出现的时期及地区。
(4)结合两幅图片及学过的知识,请说出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有交流才有发展。历史证明:走改革开发、和平发展之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写出材料一中两人的姓名及其主要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市舶”指什么?宋朝政府对此持什么态度?
(3)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材料一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图片。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
材料二: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都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为了保障该政策的实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