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起始浓度/(mol·L-1) |
反应后溶液的pH |
|
c(HA) |
c(KOH) |
||
① |
0.1 |
0.1 |
9 |
② |
x |
0.2 |
7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mo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 ![]()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的△H=+566.0kJ/mol |
C.在101kPa、25℃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不论两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的质量和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的是()
A.C3H8、C4H6 | B.C3H6、C4H6O2 |
C.C2H2、C6H6 | D.CH4O、C3H4O4 |
20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发现,在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拆散、重组,形成新的烯烃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若把C6H5CH2CH=CH2与CH2=CHCH3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生成的是()
A.C6H5CH2CH=CHCH3 | B.CH2=CH2 |
C.C6H5CH=CHC6H5 | D.C6H5CH2CH=CHCH2C6H5 |
已知化合物A()与立方烷(
)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
则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6 | B.5 | C.4 | D.3 |
早在40年前,科学大师Heilbronner经过理论研究预测,应当有可能合成“莫比乌斯”形状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这一预测在2003年被德国化学家合成证实。[18]-轮烯是一种大环轮烯,其结构简式如下,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轮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
B.1mol-[18]轮烯最多可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 |
C.[18]-轮烯的分子式为:C18H12 |
D.[18]-轮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