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生火”魔术:向包有淡黄色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水,脱脂棉随即燃烧。某同学对该“魔术”很感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
【实验1】取一支干燥的大试管,加入少量过氧化钠粉末,滴加蒸馏水,观察到试管内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发烫。
【提出猜想】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是:① ;② 。
【实验2】为探究气体产物,进一步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完成表中空格: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气体产物是 |
【查阅资料】脱脂棉是经过化学处理去掉脂肪的棉花,极易燃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结论】
①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
③扑灭由过氧化钠引发的火灾时,可以选择的灭火材料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沙子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A.锌片 | B.铁钉 | C.铜片 | D.硫酸铜 |
E.稀硫酸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问: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我提出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形成的二氧化碳B 白烟是燃烧形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2吹灭蜡烛,立即用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片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烧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依据,同时又排除了假设 原因是 。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 (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2)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4)以下是实验步骤,将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撤离导管
(5)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若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选用,收集装置选用。
(7)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收集装置应为。(以上都填序号)
实验与探究
(1)小明同学课下自制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对水通电分解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此实验。
①在此试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②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现象是
③若在正极上产生了20升的气体,则在负极上产生升
写出水电解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该实验证明了:①
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
(3)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
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正确完成下列2小题的另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__________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