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不同点是
A.卢梭批判封建专制而黄宗羲主张维护君主专制 |
B.卢梭提出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但黄宗羲没有提出此框架 |
C.卢梭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而黄宗羲主张重农抑商 |
D.卢梭主张人民民主而黄宗羲主张君权至上 |
南宋士大夫叶适说“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该言论反映了
A.从汉代到唐代一直实行均田制 | B.政府在土地配置中的职能已经转化 |
C.宋代土地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 D.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买卖 |
《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该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 B.中央集权制 | C.井田制 | D.礼乐制 |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自由放任 |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
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 | D.仿效计划经济 |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 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 D.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
结论 |
|
A |
唐代发明了曲辕犁 |
唐代农村中普遍使用曲辕犁 |
B |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
“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
C |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
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
D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