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小说、诗歌、电影、服饰、口头禅、习性、建筑……一波波地涌人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影响几乎附着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女人穿起苏联式的布拉吉,俄语成了最热门的外语……。这些现象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①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发展 ②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③苏联文化更适应中国人习惯 ④新中国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下图表明当时中央政府对今山西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A.设立郡守 | B.分封王国 | C.由中央直辖 | D.设立行省 |
汉武帝设刺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
B.对地方官的监督 |
C.发挥文官的作用 |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约 |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 B.建立法律体系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实行科举制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 B.设立郡县制 |
C.废除郡县制 | D.废除行省制 |
西周时大行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
A.功臣 | B.归顺的殷商旧族 |
C.姬姓王族 | D.夏王、商王的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