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进行对比。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cm,物体的长度是 cm , 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液体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_______________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某同学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醋的体积为cm3,醋的密度是g∕cm3 =     kg∕m3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距u∕cm
像距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60
12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3)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4)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
答: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6)细心的同学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A′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