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展示。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还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5分)
戛然而止( ) 硕果( ) 伴和( )
步履( ) 雕琢( ) 沁人心脾( )
(2)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_____,夏天的特点是_____,冬天的特点是_____,秋天的特点是__ ___、____ __、_____。
(3)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成了__ ____、__ ____、__ ____。
(4)秋的神韵是什么?(1.5分)
(5)将“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改成陈述句。(1.5分)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1.5分)
(7)秋天很美,我想用一句话来赞美秋天。(1.5分)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标点。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 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段文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溪流两岸野花的美丽。既写了花的,又写了花的。
文中描写天山美景的句子还有很多,请你根据以下分类找出对应的比喻句写下来。
描绘动态 :
描绘色彩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间瑶池——五彩池
初到黄龙山脚下,有些看不起这些不起眼的小池子,它们既没有大海的深不可测,也没有长江、黄河的源远流长,更没有九寨花海的绚丽多彩。同样是水,它们没有了这些,能有什么呢?然而,当我慢慢地沿着黄龙的足迹,走近它的母亲,才真正发现了五彩池的美之所在。
清晨,太阳从云中悄悄地探出它那金色的触角,随后便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给整个黄龙山峦洒下了缕缕金辉。洒洒扬扬的金光落在了鳞次栉比的高山水湖中,像是洒下了金色的甘露,洒下了甜美的蜜浆,整个山峦、河流与湖泊都沉浸在甜蜜的梦里……
这真是人间的仙境呀!不,应该说是比王母娘娘的瑶池更美。不然,人们怎么会在“五彩池”后面加了个美喻“人间瑶池”呢?走近它才猛然发现,在阳光的照映下的五彩池的确是多彩的,它们仿佛是一个个各具色彩的大染缸,五彩斑斓,各持赤、橙、黄、绿、青、蓝、紫,蓝色的像一颗颗蓝宝石,绿色的融进了万倾森林的无穷生命,淡淡的红孕育着盛夏的热情,金色的黄像是凝固的阳光,浓浓的黑蕴藏着大自然无限的奥秘。丰富的色彩令一层层彩池全都活了起来,神了起来,愉悦了起来,像是一座含苞而放的雪莲花,与蓝天、白云、雪山、金水与绿坪交相辉映,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当我登上观池台,简直是惊呆了!这是一幅多么奇特的美景啊!那一个个镶嵌着像镜片一样水域的高低不同的浑圆形小池子,像梯田般地交错排列、叠合在一起。每个水池都斟满了似乎静止的水,但却各自呈现出它们别具一格的色彩。池基与池基之间紧密连接,却是一层搭接在另一层之上,有一种全新的立体感。水池与水池之间似乎是互不渗透的,看不出有明显的缝隙,但水却总是由上方池子溢向下方。远远望去,五彩池就像是一个由万块宝石拼成的聚宝盆。她把宝物和美酒都一并呈献在我的面前,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一阵清风吹过,带起了阵阵幽香,这时山、树、风,连同我,一切似乎都醉了。
人沉浸在仙境中,怎能不赞叹这如词如画的大自然呢?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深不()()()()多彩
()不及()()次()比
别()一格()不()接
( )花()乱五彩() ()
(2)这篇短文与课文对比,更主要的是抓住了五彩池的来突出它的美。
(3)抄写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传说中的五彩池只有一个,这里的五彩池却多的数也数不清,大大小小足有几千个。这些彩池(),()。大的(),水深();小的呢,比(),水也更浅,用小拇指就可以()。金黄色石粉凝成的池边,像(),将这些池子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1)这段文字从、、、
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
(2)作者在这段话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五彩池的形状描写的生动逼真。请你模仿文中句式,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仿写一句话。
(3)文中多处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请你再从文中找出两句写在下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谷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腾,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漂,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又像要倒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她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 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山巅的“巅”是()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2)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写在下面。
这篇文章中第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三个自然段构成了,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
(3)全文通过对三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
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又被称为“母亲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在长江边为朋友
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你一定还记得这首诗吧,请你试着默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