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 > I2 > SO2 |
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
甲、乙、丙、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4种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其中甲和X可能是
A.甲为Fe、X为Cl2 | B.甲为S、X为O2 |
C.甲为SO2、X为NaOH溶液 | D.甲为AlCl3溶液、X为NH3·H2O |
镁、铁混合物13.4 g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得到还原产物只有6.72 L(标况下) NO,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足量的NaOH溶液,可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A.26.8 g | B.28.7 g | C.29.1 g | D.29.5g |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W与Z、X和Y分别同主族,Y、Z同周期。Z能与X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个数比均为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Z、X、W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 |
B.W与X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C.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一定显酸性 |
D.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低于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
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室温下,c(H+)/c(OH-)=10-12的溶液中:Na+、AlO2-、NO3-、S2-、SO2- |
B.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2+、Al3+、NO3-、Cl-、S2- |
C.室温下,由水电离的c(H+)=10-10mol/L的溶液中:Cl-、HCO3-、NO3-、NH4+、F- |
D.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O-、K+、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