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 ==4CO2(g)+5H2O(l)ΔH=-2 878 kJ·mol-1
(CH3)2CHCH3(g)+6.5O2(g) ==4CO2(g)+5H2O(l)ΔH=-2 86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 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
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ΔH=- Q1 kJ/mol;
② 2H2(g)+O2(g) ==2H2O(g)ΔH=- Q2 kJ/mol;③ H2O(g) =H2O(l)ΔH=- Q3 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4Q1+0.5Q2 | B.4Q1+Q2+10Q3 | C.4Q1+2Q2 | D.4Q1+0.5Q2+9Q3 |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A.⊿H1>⊿H2>⊿H3 | B.⊿H1<⊿H3<⊿H2 | C.⊿H1<⊿H2<⊿H3 | D.⊿H1>⊿H3>⊿H2 |
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
下列现象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 ( )。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C.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