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下列最能体现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内容是( )
|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 B.拆毁大沽炮台 |
|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近代史上,外国军队侵入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撞向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朝将领是()
| A.林则徐 | B.李秀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都()
| A.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 B.以武力胁迫清政府屈服 |
| C.为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权益 | D.威胁清朝统治的心脏——京津地区 |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此时日本入侵,清军战败。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 A.《瑷珲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