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 “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下列有关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变化原因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A.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 B.疏浚河道 |
C.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 D.地转偏向力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判断
A.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 |
B.甲图比例尺较大,范围较小 |
C.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
D.图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
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 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
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候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两区域()
A.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 B.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 |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 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两区域气候()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
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
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示区域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总体西高东低 |
B.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少于丙地 |
C.乙地受西风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
D.阴影区为以养羊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 |
关于图示所在的大洲的工业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多数非洲国家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
②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③非洲资源丰富,应进一步加大对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促进工业化进程
④绝大多数出口产品为附加值较低的资源型产品,工业化进程较慢
A.①② B.②④ D.①④ D.③④
图1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2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A.西风带控制 |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C.信风带控制 |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图1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
形成图1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 B.水分 | C.光照 | D.地形 |
图示意某区域运用全球气候模式模拟1951-2000年和预估2001-2050年的年均≥10℃积温等值线(单位:℃)分布,3200℃为暖温带北界指标,1600℃为中温带北界指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区域的温度带及温度带的变化是:
A.1951-2000年的甲地相当于暖温带 | B.2001-2050年的暖温带向高海拔推移 |
C.1951-2000年的乙地相当于中温带 | D.2001-2050年的中温带向低海拔推移 |
该区域2001-2050年温度带变化对自然环境和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
A.山地永久积雪的最低界线降低 | B.棉花的种植范围大量向南扩展 |
C.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降低 | D.冬小麦的种植范围明显向北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