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区域1月某日24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四幅图的等压距均为2.5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

A.③④②①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形成图中雨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高压

关于图示区域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在①时刻风力最大 B.该日甲地风向发生显著变化
C.甲地气温随天气系统移动而上升 D.雨区降水形式可能为暴雪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某地区进行考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的土地资源分布进行分层处理(如图2)。

研究发现该地区可开垦的滩涂资源范围是

图1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有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的曲线,回答:

若图1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若图1表示的是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下表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和表,完成:

节气
直射点纬度
节气
夏至
23°26′N
夏至
芒种
19°31′N
小暑
小满
15°37′N
大暑
立夏
11°43′N
立秋
谷雨
7°45′N
处暑
清明
3°54′N
白露
春分

秋分

该地纬度为

A.3°26'N B.10°N C.20°N D.23°26'N

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值的年内出现频次为

A.1 B.2 C.3 D.4

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A.春分至立夏 B.芒种至小暑 C.小满至夏至 D.小暑至处暑

下图中AB、CD为两条纬线的一部分,B、E、C位于同一经线上,A、E、D三点的太阳高度均为O°,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3:1。读图完成:

若E点地方时为3时,则

A.A点与D点的昼长差最多可达8小时 B.B点不可能出现极昼
C.C点白昼不少于18小时 D.D点一定昼短夜长

若D、E之间的时差为3小时,则
A.E点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
B.C点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
C.B点比A点早日出或早日落8小时
D.B点与D点的昼长或夜长相差12小时
当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此时北京时间为14时整,8小时后D点将迎来日出,则

A.C点与E点的昼长之比为3:2
B.E点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比小于1
C.地球上新旧日期范围之比为3:1
D.AED的经度范围与全球经度之比为5:12

下图为“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图中甲地形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受信风带和地形影响 B.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常年受西风影响

乙地形区的地形地势特征不包括

A.地势起伏大 B.北高南低 C.山河相间 D.中间高四周低

甲、乙两地形区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小 B.有冰期 C.水位变化大 D.落差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